简介
在没有掌握到方法的时候,「研究」二字听来,似乎枯躁又令人头痛。
一般探讨研究方法的教科书,不乏大部头而且充斥专家的理论,用的多是僵硬的「学院语言」,但读者看完这类书,对怎么动手开始研究还是一筹莫展。
任何教学若纯以理论为教材,往往会因教材的枯燥,使学生无法将之与实际结合,以致成效不彰。而《研究方法的第一本书》是为那些要动手研究,而不是要研究「研究方法」的人所写。作者以生动乃至有些「另类」的例子,来为枯燥的研究方法学习注入一些活水,让读者对其中所叙述的研究方法心领神会,从而启发读者研究的能力。
本书分为基础篇、方法篇、辅助篇等三大篇。全书包括研究资料的取舍;资料整理、分析与诠释;图表为数据表达之窗、协同研究与资讯保全;调查、访谈、内容分析、实验、观察、个案等研究法;质性写作的文字表达、论文计画书纲要及体例、国际论文检索系统、分享软体和免费软体、重要名词中英对照表……等。
本书记载了初次做研究时可能产生的困惑,并以具体的方法提供资源,为初学者厘清观念,绝对是初学者必要的第一本工具书。
白话易懂,简洁扼要,读来轻松容易,是绝佳的入门书,能让你在敲开研究的大门时少花点力气;值得初探研究方法、或不得已须做研究来交差者人手一册。
作者简介
叶乃嘉
现职:明道大学通识中心
学历: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环境科学与管理硕士及博士
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物理学士
经历:稻江管理学院资讯管理系助理教授
兴国管理学院通识中心主任
著作:逾百种环境管理及规划之英文企划案与研究报告
中英论文写作纲要与体例
A Comprehensive Guide on Writing Theses, Dissertations, and Research Papers
英文书信与履历的艺术
Communication in Writing
研究方法的第一本书
Research Mad Easy
中英双向翻译新视野
Two-way Transl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
应用英文的第一
章节
- 再版推荐序/郭秋勋(明道大学教授兼终身教育处处长)(第4页)
- 第一篇 基础篇(第11页)
- 由资料到知识之路(第13页)
- 第一章 研究 ── 由资料到知识之路(第13页)
- 个人知识管理的技巧(第17页)
- 一、分析个人研究资料的需求(第19页)
- 二、建立及维护知识体系(第20页)
- 三、开发资料来源(第20页)
- 第二章 研究资料的取舍(第23页)
- 获取资料的途径(第24页)
- 搜索资料的原则与技巧(第26页)
- 实用的知识检索网站(第33页)
- 由 80 / 20 法则看资料的取舍(第48页)
- 搜索资料习作(第49页)
- 第三章 资料整理、分析与诠释(第51页)
- 建立研究架构(第52页)
- 资料档案的命名、编码、维护和搜寻(第54页)
- 主观与客观之间(第55页)
- 小心落入偏颇的陷阱(第58页)
- 一、糖能致癌?(第60页)
- 二、离家越近越容易出车祸?(第61页)
- 三、分析的面面俱到了吗?(第62页)
- 第四章 图表为数据表达之窗(第75页)
- 一、长条图(第76页)
- 长条图家族(第76页)
- 二、圆锥、圆柱及金字塔图(第80页)
- 一、折线图(第82页)
- 折线图、区域图和曲面图(第82页)
- 二、区域图(第87页)
- 三、曲面图(第88页)
- 圆形图与圆环图(第89页)
- 一、XY 散布图(第93页)
- XY 散布图与泡泡图(第93页)
- 二、泡泡图(第95页)
- 雷达图(Radar Chart)(第96页)
- 有关图形的提醒(第97页)
- 创造协同研究的机会(第99页)
- 第五章 协同研究与资讯保全(第99页)
- 建立以人脉为基础的知识网(第100页)
- 研究资料及成果的保全(第103页)
- 第二篇 方法篇(第105页)
- 调查研究法的定义及分类(第111页)
- 第六章 调查研究法(第111页)
- 一、使用自填问卷调查(第119页)
- 调查研究的范例(第119页)
- 二、使用访问问卷调查(第124页)
- 市调中发现的问题(第126页)
- 问卷品管习作(第133页)
- 访谈研究法的定义及分类(第139页)
- 第七章 访谈研究法(第139页)
- 访谈研究的注意事项(第142页)
- 一、访问前(第143页)
- 二、访问中(第144页)
- 三、访问后(第145页)
- 访谈资料分析的范例(第146页)
- 资料分析习作(第148页)
- 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及分类(第151页)
- 第八章 内容分析法(第151页)
- 案例分析的步骤(第153页)
- 一、封闭式分析法(第154页)
- 内容分析的范例(第154页)
- 二、开放式分析法(第159页)
- 内容分析的量化(第161页)
- 内容分析结果的应用(第162页)
- 问题分析表的制作与应用(第164页)
- 内容分析习作(第167页)
- 实验研究法的定义及分类(第171页)
- 第九章 实验研究法(第171页)
- 一、事前事后对比法(第172页)
- 实验研究的范例(第172页)
- 二、控制 ── 对照对比法(第174页)
- 实验有效性分析习作(第177页)
- 观察研究法的定义及分类(第181页)
- 第十章 观察研究法(第181页)
- 一、对自然现象的观察(第182页)
- 观察研究法的范例(第182页)
- 二、对统计结果的观察(第183页)
- 一、执行方法(第187页)
- 观察结果的应用实例及习作(第187页)
- 二、实况探讨(第188页)
- 个案研究法的定义(第197页)
- 第十一章 个案研究法(第197页)
- 一、个案追踪法(第198页)
- 个案研究法的范例(第198页)
- 二、个案追因法(第200页)
- 个案研究习作(第202页)
- 行动研究法(第203页)
- 第十二章 其他研究法(第203页)
- 文献调查法(第206页)
- 相关研究法(第209页)
- 第三篇 辅助篇(第213页)
- 第十三章 质性写作的文字表达(第215页)
- 内容审阅和文字润饰(第216页)
- 写作实例分析(第219页)
- 第十四章 论文计画书纲要及体例(第227页)
- 题目(Title)(第229页)
- 摘要与关键词(Abstract and Keywords)(第230页)
- 研究目的(Motivation and Purpose)(第231页)
- 相关文献探讨(Literature Review)(第233页)
- 研究内容描述(第234页)
- 一、研究程序与步骤(第235页)
- 二、具体工作项目与预期成果(第238页)
- 结果分析(Results and Discussion) (第239页)
- 结论(Conclusion and Future Works)(第240页)
- 参考资料(Reference)(第241页)
- 第十五章 国际论文检索系统(第245页)
- 第十六章 分享软体和免费软体(第251页)
- FlashGet(第252页)
- Teleport(第257页)
- 一、建立新专案(第258页)
- 二、 专案储存、执行及成果检视(第266页)
- 一、解压缩档案(第272页)
- WinZip(第272页)
- 二、压缩档案(第274页)
- OpenOffice.org 2.0(第274页)
- 第十七章 重要名词中英对照表(第277页)
- Appendix Windows 副档名的意义(第283页)
- 参考书目(第288页)
- 索引(第290页)